保險保單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加之不法分子造假的手段也時時"更新",造成了假保單層出不窮的局面,普通消費者深受其害。保險專家介紹,辨別假保單有三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步驟一:前期辨偽 到保監會網站查合法性
"您好,我是某某保險公司的業務員,能否為您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保險產品?"保險專家表示,隨著電話銷售保險這一新興渠道的走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都會接到類似的推銷電話,而防假需要從這一刻就開始做起。 保險專家介紹,電話或者當面進行保險推銷的業務員都會主動表明自己的身份,而如果對方沒有這么做或者對自己的身份含糊其辭甚至有意回避,消費者就一定要主動詢問對方的姓名、營銷員編號及所在保險公司的全名,還可以要求對方提供所在保險公司的咨詢電話。在記錄下相關信息之后,消費者應該直接致電保險公司核實其身份,當然也可以登錄保險公司主頁,核實對方在電話中所提及的保險產品和其它信息。 不過保險專家指出,現如今一些假保險機構造假的行為已經達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不僅有自己的官方網站、客服電話以及詳細的產品介紹,甚至還有專門的售后服務隊伍。面對這樣的情況,最保險的做法是登錄中國保監會的網站,查詢其是否為合法注冊的保險機構。
步驟二:謹慎繳費 千元以上不能代收現金
運用前期仔細查詢的辦法"屏蔽掉"不靠譜的保險公司之后,消費者還有可能面臨"保險公司是真的,業務員也是真的,但最后買到的還是假保單"的情況。保險專家指出,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存在一些保險公司或者其分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險業務員因為私利而制假售假,即在收取了客戶保費之后并沒有進入公司賬戶,而是挪作私用,投保人的保單信息也沒有錄入保險公司的承保系統。"投保人"一旦出險,被保險人將無法正常得到賠付。 因此,在決定購買保險并且選定保險公司和保險產品之后,消費者對于繳費這一環節還是不能掉以輕心。根據相關規定,對于1000元以上的保險費是不能在保險公司營業場所以外收取現金的。所以繳納保費的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到保險公司的營業場所繳納現金;二是到保險公司的合作銀行通過轉賬方式代扣代繳。保險專家特別提醒,消費者如果遇到某些業務員當面或電話要求直接將錢存入某個特定賬戶的情況,則千萬要小心,必須向保險公司做相關的查詢。
步驟三:核對保單 可上網或電話查詢
在做到前兩步的基礎上,基本已經能夠避免收到假保單,但是最后在核對保單這一環節也非常重要,因為保單上出現信息遺漏或者信息不符這類保險公司的無心之失,也會對投保人造成很大的損失。 目前,幾乎所有的保險公司都在自己的網站和客服電話中提供保單查詢服務,投保后都可以在相應的系統中查詢到自己的投保狀況。此外,保單生效后,保險公司也會制作印發正式的保險合同,在保險合同內有保險單首頁(列明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基本信息和承保的計劃等)、合同條款、投保單的影印件等,并且附有正式發票和保單回執。投保人在收到保單之后,應該檢查保險合同所載的個人信息和保險利益是否與自己投保時的內容一致,如有偏差,應該及時提出并且要求更正。一旦確認保險合同無誤,應在保單回執上親自簽署姓名和日期,并將回執經保險營銷員交還給保險公司,從而保證自己相關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