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車險業務高峰期來臨,電話車險也以其新興渠道作用催熱了車險市場,從平安電話車險近兩個月的統計來看,電話呼入量較同期暴增5倍,業務增長與去年同期基本翻番。業內人士認為,越來越多的車主開始認可電話車險的銷售模式,但隨著更多保險公司的介入,電話車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更多險企搶食“蛋糕”
去年8月,平安保險獲得首張電話營銷車險牌照后,大地財險、太平洋財險、渤海財產保險也先后獲得了批準,此外,還有不少保險公司向保監會遞交了申請,在車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保險公司紛紛瞄向了成本更低的新興渠道。
平安保險廣東分公司有關人士稱,電話車險采用直銷模式,縮短了營銷鏈條,把減少的成本直接讓利給車主,今年電話車險的業務增長基本上能實現翻番,未來2~3年還會維持近50%的比例增長。“車主對電話車險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但在廣州這樣的大城市,通過電話營銷的不止車險一種產品,消費者心理上仍有一些抵觸情緒”上述人士說,隨著更多保險公司的介入,為了確保業務的增長,電話車險的競爭會更加激烈,目前的業務增長在預料之中,但受車市低迷的影響,買車的人減少,電話車險也將受到影響,預計明年一季度會更加艱難。
理賠服務優劣決定市場
據了解,國內財產險公司大約70%的業務來自于車險,其中,車險中的盈利險種商業險70%的業務來自于中介代理商,每筆業務都需要支付一筆中介費用。按照8月底保監會公布的規范財產險市場秩序方案,要求財險公司車險手續費回歸到政策上限標準,交強險手續費為4%,商業車險手續費為15%。
“市場上的車險價格五花八門,有不少中介給出的價格已經低于7折的底限,電話車險在價格上的競爭優勢并不是最主要的,保險公司更看重其新興渠道的作用。”平安保險廣東分公司有關人士稱。
網上車市的一項車主調查顯示,除去價格因素以外,是否方便快捷更受車主關注,超過40%的車主認為車險手續辦理與理賠過程太復雜。平安車險某位負責人稱,“理賠一條龍的直賠”服務將成為電話車險市場增長的有力保障。
電話車險 省時省錢
采用電話車險直銷模式,可降低中間成本,即私家車主購買商業車險除了可以得到7折優惠,還能再降15%,最終折算后的價格為5.5折。如以一輛頤達車購買平安車險全險為例,上年無責任事故的前提下,該車全險費用為5680 元,消費者在4s店購買全險的價格是七折3976元,而通過電話車險的投保費用是3124元,比前者可省800多元。
電話車險在歐美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已經成為主流,在英國,超過50%的車主選擇通過電話投保車險;在韓國,通過網絡、電話銷售車險的市場規模也逐漸擴大,預計2009年將達到37%,保費收入將達到37億美元。目前,一些老牌的保險集團如安聯、axa等公司紛紛開始對新渠道的拓展。
12月1日起先付款再出保單
12月1日起,廣東車險實行“見費出單”制度,即保險公司在收到全額保費后,再由業務系統生出保單,電話車險的購買程序也將改變。
據了解,此前車主打電話到保險公司電話車險營銷服務中心,對價格、保險內容確認后,保險公司將正式出單,由快遞公司送給車主,車主收到保單后支付保費。見費出單后,保險公司先生出一份保單,快遞公司再持保單送上門收款,并向車主開隨機收據,資金將直接打入保險公司帳上,保險公司收到保費后,再生出正式保單,并由快遞公司送上門。業內人士說,見費出單后,保險公司的成本會增加,但能減少不良資產,同時保證客戶保單安全,避免因工作人員截留保費等情況影響理賠。
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