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分利用自貿試驗區內資本項目可兌換、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優勢,推動自貿試驗區內離岸保險市場的設立,通過發展離岸保險業務有效吸引原來流失海外的“中國概念”保險業務重新回流就是重要內容 ]
“將上海自貿試驗區保險市場定位為離岸保險市場試驗區、重點險種創新試驗田和保險資金海外投資基地。”上海保監局局長裴光近日在“第九期中國保險熱點對話:保險業探路上海自貿區”研討會上表示。
裴光表示,上海自貿區掛牌當日,太保產險和大眾保險成為首批在上海自貿區內設立分支機構的16家金融機構之一;天安財產保險公司等五家機構也紛紛遞交了在上海自貿區內開設分支機構的申請,目前已有中國人壽(15.19, -0.35, -2.25%)、太平人壽兩家獲批;另有包括中外資產壽險機構、資產管理公司、航運保險專業公司以及經紀機構在內的數十家機構表達了入駐上海自貿區的意愿,還有部分尚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保險機構積極爭取在上海自貿區內設立法人機構。
三重定位和“保八條”
上海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針對保監會“保八條”制定總體方案,主要圍繞上海自貿區保險業的三項定位,即離岸保險、對外投資及產品創新。
而在總體方案之下,上海保監局將進行“保八條”的具體政策推進工作,例如對于自貿區內外資控股健康保險公司設立的條件、門檻;產品備案是否可以用英語等具體措施。
針對自貿區保險市場的三重定位,裴光表示,針對離岸業務,將積極支持自貿試驗區內中外資保險機構開設離岸賬戶,在離岸業務在機構準入、產品管理、資金運用等方面監管政策上,與國際市場逐步接軌,從而吸引大量具有中國利益的海外離岸保險業務和再保險業務回流和聚集;針對重點險種創新,將聚焦航運保險、各類責任險以及與國際貿易資金融通相關的各類信用保險、保證保險等業務發展,建議在自貿試驗區內積極支持上述險種創新,給予產品創新、渠道創新等支持政策;對于保險資金海外投資,則將充分利用自貿試驗區內外匯管理體制創新的機遇,積極擴大保險資金境內境外雙向投資的范圍,進一步允許保險資金以創新方式走出去開展各類投資。
正研究離岸保險稅收政策
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規定,在符合稅制改革方向和國際慣例,以及不導致利潤轉移和稅基侵蝕的前提下,積極研究完善適應境外股權投資和離岸業務發展的稅收政策。
這無疑給保險業在自貿區內離岸保險市場試驗區和保險資金海外投資基地的定位提供了政策支持。
裴光及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秘書長李軍均在研討會上表示,正在有關部門指導下積極開展上海自貿區內離岸保險業務稅收政策的研究。
“這是本次研討會上透露出的最重要信息。”一位與會的保險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很多國家,這些稅收政策都是發展全球離岸業務、促進金融創新的重要舉措。但是,這樣的稅收立法在我國基本屬于空白。
上海自貿區掛牌兩個多月,探索離岸保險業務是自貿區內保險公司最為看好的新業務方向之一。上海保監局表示,在上海自貿區內保險業的下一步發展總體思路中,充分利用自貿試驗區內資本項目可兌換、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的優勢,推動自貿試驗區內離岸保險市場的設立,通過發展離岸保險業務有效吸引原來流失海外的“中國概念”保險業務重新回流就是重要內容。
太保產險已在上海自貿區內開設分支機構,其上海分公司總經理張渝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太保產險自貿區分公司已經開業,但由于進一步的細則還未出臺,因此其從事業務暫時和區外沒有區別,但未來主要重點方向之一是離岸保險,而離岸業務在香港等市場享有一定的政策優惠,自貿區的具體離岸業務稅收政策可借鑒香港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