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廣東(深圳除外,下同)的保險資金運用較二季度末增加了15億元,額度達到133億元。目前已有不少保險公司希望廣東保監局介紹項目。而廣東保監局局長房永斌對南都記者表示,目前中國人民保險、中國人壽等國內大型險企有400億元的投資項目在談判中,談判已較為深入。
粵保險資金運用13 3億元
廣東的保險資金運用額度在增加中。今年1月至6月,廣東原保費收入796億元,廣東保險資金使用額為108億元,共有5個項目;而今年1至9月,廣東原保費收入1117億元,保險資金運用為133億元。
同樣作為保險收入大省,江蘇是保險資金投資項目最多的省份。據江蘇保監局12月的數據顯示,保險資金積極投資江蘇基礎設施項目。截至2013年3季度,保險資金在江蘇共投資基礎設施債權計劃20項,投資總額470億元。
針對廣東當前的保險資金運用額度相對較小,房永斌對南都記者表示,過去廣東并不多直接融資的保險資金,此前的項目多為央企在廣東落戶的項目,而目前廣東的基建等項目已獲得不少險企的青睞。據房永斌透露,“幾家大的公司已經來了。中國人保要投2筆,1筆是交通基礎設施,另一筆是粵東西北的城市建設,都是股權債權投資,投資估計是150億至200億;中國人壽投資廣州城市基礎設施,投資200億元,雙方的談判已經比較深入。”房永斌透露,目前這些項目都還沒有落地。有些因素是廣東的政府和企業對保險資金不熟悉,雙方都需要互相打量、互相研究,這里面用了很多時間。但一旦開了口子,有第一單了,就會好做了。這些保險投資方面投資方向基礎設施、能源交通領域等。
粵基建類投資成本或降低
保險資金的融資成本低以及投資長期性一直是各地政府引入保險資金投資的主因。房永斌昨日對南都記者表示,保險資金的期限長、規模大、收益適中,且很多保險資金都投資長達13年至14年。
事實上,近期能吸引保險資金有意南下廣東的另一個原因是,廣東基建類融資市場巨大。而《廣東省服務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就提及,“探索保險資金以股權、債權投資方式參與省內大型項目建設。”
保險機構總部少,是廣東吸納保險資金的一大劣勢。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型險資已開始介入廣東基建項目。此外,本土的保險公司珠江人壽的有關負責人此前亦表示,珠江人壽亦在考察有關基建項目,不排除投資廣東基礎建設領域。
南都記者梁小禪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