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至6日上午,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分支行行長座談會在山東濟南召開。會議提出,下半年要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在保持貨幣政策基本取向穩定的同時,貫徹好定向調控要求,精準發力,加大對經濟發展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特別是“三農”和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推動落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各項措施,促進經濟持續平穩發展。
此外,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進一步健全利率調控框架及傳導機制,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加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要繼續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行業金融風險的監測,及時化解和處置各類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要扎實推進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金融服務與管理水平,高質量地完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
此前的8月1日,央行[微博]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中國人民銀行于4月和6月兩次實施了定向降準。
報告稱,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通過開展定向操作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成為主要經濟體央行的新動向。如美聯儲實施“扭轉操作”以打通短期利率向中長期利率的傳導梗阻,歐央行推出“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也是在引導資金通過信貸等途徑流向實體經濟。中國人民銀行[微博]積極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兩次定向降準體現了這一思路。
“當然也應看到,貨幣政策主要還是總量政策,其結構引導作用是輔助性的。定向降準等結構性措施若長期實施也會存在一些問題,如數據的真實性可能出現問題,市場決定資金流向的作用可能受到削弱,準備金工具的統一性也會受到影響。”報告說,“中長期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的增強、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轉型升級、信貸資源投向的優化,根本上還是要依靠體制機制改革,發揮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