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上市保險公司凈利潤同比平均增長近45%,再加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1-9月人身險網銷經營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互聯網人身保險保費再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1000億元,實現累計年化規模保費1181.9億元,是去年同期的4倍。
保險業內人士分析預計,行業全年利潤增長有望繼續保持在40%—50%之間。而目前保險行業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互聯網保險前景廣闊,連傳統的保險公司都在不斷研發新型產品,未來這塊市場將不斷細分。
全年凈利增速或超40%
從三季報業績來看,保險公司穩中有進,增速并未出現大幅下滑的局面。三季度業績報顯示,4家A股上市險企前三季度合計實現歸屬凈利潤1057.93億元,同比增長42%;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潤216.08億元,環比下降50%,同比下滑10.6%。
分析認為,今年以來,行業陸續經歷了健康險稅收優惠、分紅險費改完成等政策紅利,再加上前三季度總體投資收益依然維持較高水平,多重政策利好持續帶動保費增長。同時,隨著年底傳統旺季到來,保費收入有望更上一個臺階。
然而,衡量保險行業重要的指標:凈資產和綜合收益在三季度均表現出下滑趨勢。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保險公司實際凈資產增長率區間為9.14%-13.19%,綜合收益同比下降10.35%-60.48%。
對比前三季度、單季度該兩項指標可以發現,三季度較前兩季度出現了明顯回調,其中凈資產較去年末增速在三季度出現回撤。除了中國平安勉強較二季度持平,其他三家公司分別回撤1.35%-5.89%。顯然,三季度大幅調整還是對行業造成一定沖擊。
數據顯示,自6月30日至9月30日期間,滬深300指數下跌30%左右。受此影響,行業投資收益增速明顯放緩,三季度單季實現投資收益610億元,同比下滑11%。不過,總體來看,保險前三季度年化總投資收益率仍達到了7.5%左右,較中報時點僅減少0.9個百分點。
對此,有證券機構指出,考慮到近期股市企穩和債市牛市,預計行業全年總投資收益率將保持7%以上,全年凈利潤增速超40%。
互聯網保險保費過千億
據了解,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當天,作為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便斬獲超過2億保單,保費收入超過1.28億元。去年同期,這兩個數值分別為1.5億和1億。而昨天,眾安保險僅用三分之二的時間就突破了去年的成績。這2億多保單主要來自退運險、極有家賣家綜合保障服務、貨運險、信用保證險、手機銷售意外保等險種。
據中保協近日發布的2015年1-9月人身險網銷經營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互聯網人身險保費首次突破千億元,實現累計年化規模保費1181.9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32.24%,較今年上半年增長161.02%。其中,僅7-9月的累計保費收入就達729.1億元,遠遠高出2014年全年353.2億元的水平。
目前,互聯網人身保險銷售仍以第三方平臺為主、官網為輔。從人身險公司總體業務結構上來看,前三季度互聯網人身保險的各險種中,人壽保險仍為主力險種,實現年化規模保費1142.6億元,占比高達96.7%,意外險年化規模保費為32.7億元,占比為2.7%;健康保險年化規模保費為6.6億元,占比為0.6%。
根據中保協數據,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開展網銷經營業務的人身險公司數量從去年的52家增長到58家,占人身險公司總數已達81%。
另外,據一份互聯網保險同業交流數據顯示,今年1-9月,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會員公司通過第三方網站合作的業務保費規模占比7.54%;通過移動終端占比8.52%,二者平分秋色。
與此同時,就四季度保險行業政策紅利來看,廣發證券認為,年內行業催化劑依然充分,稅收遞延何時落地是最為關注的。“四季度保費增速雖然可能繼續放緩,但今年全年業績表現已經實現超越,無論是保費收入還是投資收益,即便考慮三季度大幅調整,仍然是近年來業績表現最充分的一年。結合當前保險板塊的估值區間,我們認為保險股依然具備彈性和投資價值”